杨红义 张晓丽 75岁以上老人免费拎包入住“酒店式”老年公寓,一日三餐,每周不重样;制定探访老人的刚性“实操标准”——理发、洗脚并拍照留痕;新人婚后第二天,到老年公寓“拜高堂”认亲,给村里老人敬喜酒、发喜糖……儿孙满堂,承欢膝下,让每一位老人都拥有最幸福的晚年生活成为河津市下化乡南桑峪幸福小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幸福小区”真“幸福”!南桑峪村自2012年从下化乡采煤沉陷区整村搬迁至河津市城区以来,始终秉持用“孝道”注解“幸福”的理念,把老年人当成“香饽饽”“心尖尖”,在基层治理中树立起以德孝治理引领乡风文明的标杆。 老年公寓真“高级” 南桑峪村老年公寓位于村委会西边,是一处独栋两层电梯楼,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紧盯老年人“微需求”,匠心设计因而无微不至:一楼餐厅入口处,台阶变缓坡,地砖变塑胶,增加扶手防摔倒;餐厅桌椅根据人体美学,精心选购人性化“功能桌椅”,桌椅增加扶手,方便老人就餐。 是什么原因让南桑峪村人投资数百万元,建成了如此“高级”的老年公寓?这一切还得从10年前说起。 曾经,南桑峪村因成为煤炭采空区,部分房屋断裂倒塌,面临生存危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同心勠力,在2008年启动整村搬迁工程,于2012年在河津市城区建成了占地100亩的幸福小区。 “幸福小区”,要有“幸福的样子”。“小区规划建设之初,村委会就考虑好了,要给老年人打造一个吃、住、娱乐一体化的休闲养老场所。一方面是培养孝道文化,让子孙后代一起守护‘最美夕阳红’;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儿女负担,75岁以上老人养老问题由村集体负担,吃饭、住宿无须任何费用;最终是要让每一个老年人都有最幸福的晚年生活。”南桑峪村党支部书记李伟刚说,“当时,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一栋两层公寓,住房共20间,面积2000平方米。起初,村里老人住进老年公寓后,饮食上是自己到餐厅打饭回房间吃,住宿上是三人一间房、一厨一卫,冰箱、电视机、空调等家电配备齐全。”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部分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腿脚不如过去利索,自行打饭回房间就餐就明显不合时宜。“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南桑峪村“两委”决定为老年人改善饮食起居条件。 2021年,为尽快解决老年人吃饭不方便的问题,南桑峪村投入百万余元,在老年公寓南面加装了一部电梯,在西面扩建两层,一楼规划大餐厅,二楼增加5间房10个床位。“刚开始,我们安装的是透明的观景式玻璃墙电梯,但由于有的老年人恐高容易眩晕,又在内部加装了金属轿厢。”李伟刚介绍说,“有了电梯,过去住在二楼的老人,只有5个下来打饭,现在增加到9个。老人们一起吃饭,顺便聊天散心,情绪更好了。” 探望老人“管得宽” 每到周末,南桑峪村老年公寓里,老人们儿孙绕膝、谈笑风生。给父母洗漱、整理床铺,同时拍照留影传给村组干部——这种最“高级”的探访,对村民而言已成为发自内心的习惯。 过去,不少人看望父母,往往是放下营养品、水果等生活物品后坐坐就走,有时十天半月也顾不上去一次。殊不知,老人最怕孤独,最需要子女们陪伴、常回家看看。自觉不够,制度来补。村委会会议对此专门研究决定,每月1日、10日、30日为村里的“子女回家日”。后来,因频次不够,村委会又规定每周末一次,而且要实打实“探老”,必须帮老人洗脚、洗头、整理被褥等。再后来,将“探老”人群扩展到孙子、孙媳、重孙,还要由居民组组长拍照留影,在群里打卡……根据村里不断细化刚化的制度规定,以居民组为单位,由各个居民组组长统筹,规定时间统一集中看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