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嘉荣 傍晚时分,张新春正急匆匆往会议室赶。问他要去做什么,说是“得赶紧去开‘碰头会’了”。 张新春是临猗县嵋阳镇嵋阳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要去参加的“碰头会”,在他们村已坚持开了68年。 嵋阳村是嵋阳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10个居民组、810户、3464口人,7440亩耕地。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党员109名。去年以来,村党总支结合村情、开拓创新,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党建“三项工程”,使班子有位、党员有为、发展有路、群众心齐,被誉为“古郇大地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张新春介绍说,嵋阳村有如今这样的成就,和“碰头会”大有关系。这是因为村干部在“碰头会”上,“有事说事,没事谝闲”,大家交流每日工作,了解村民需求,表明自己对工作的看法和态度,村“两委”议事制度得以充分发挥实效。 嵋阳村的稳定和发展,可不是“一口一个饼,轻轻松松、顺顺利利得来的”,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比如,村集体没有钱怎样为群众办事?村里的大事怎样顺利开展?情况信息怎样及时收集掌握?纠纷矛盾怎样处理化解等。历届村党组织都是借助“碰头会”,边实践边探索,边探索边总结,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68年前,嵋阳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张科名开启了“碰头会”这个好传统。那会儿村民活动不多,就由生产大队牵头,吃完晚饭把村民喊来一起坐坐,聊聊次日的生产任务、当天的工作进度,再谝谝村民日常生活遇到的事情。 再后来到上世纪70年代,把村干部、村民能聚在一起碰头,是因为一台电视机。“那时村子里只有一台电视机,就在大队部里,村民一到晚上就聚在大队部里看电视。在这个电视机旁,村里大事小事就顺道讨论了,村干部也趁这个间隙,把学习安排、生产任务也向村民说清楚了。”张新春说。 在今天的嵋阳村,电视机早已不是稀罕物,但每晚村干部一起开会碰头已成坚持了68年的重要事项。 68年来,在“碰头会”上,村干部协调过村头村尾两家人的纠纷,动员过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新目标,商讨过如何提升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全体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组田间路不行,车不好走,油桃出不去,太不方便了。”去年10月,这话一传到张新春的耳朵里,他说:“对于村民的呼声,必须重视落实。” 第一时间,张新春就组织党员议事会议,一起讨论三组田间路的修复问题。 “这路以前就修过,但因为9月暴雨,极端天气影响下变得坑坑洼洼的。” “而且道路土地有些松散,一下雨就特别湿滑,是真不好走。” “主要是村民不方便,路不好还不安全,车都不好过,更何况人呢!” …… 会议室里,党员们热烈讨论着,对三组田间路的情况也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并决定隔天就现场考察。 泥地压实、撒石子硬化路面、加宽、延长……去年10月底,一条4米宽、1000多米长的崭新田间路完工。这条路,连通了342国道,村民骑着小车、载着桃果,可以畅通无阻直通国道。“把这路修好后,卖桃运桃可方便了!”这条路,也连通了村民和党员干部的心。 还是去年10月,除了三组的田间路,嵋阳村还翻新了一条约450米长的防渗渠道。嵋阳村的产业是桃,如何让村民种好桃、好种桃,党员干部要想在村民前头,把实事做到村民心里。 “嵋阳村现今有约10公里的防渗渠道,其中有450米老化严重。”张新春介绍说,“这个问题线索也是通过每日‘碰头会’获得的,而且主要集中在二组,导致部分地块难以浇灌。” 种桃,在嵋阳村算是头等大事。嵋阳村积极对接科研院所,开设科技讲堂,推动高效经营,建成果品智慧分拣中心,就是为了发展高品质、高质量、高产值的油桃产业,让村民集体致富。“可现在水都浇不进去,再怎么培育好树种、发展好品种都白搭!”张新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