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程芳琴,临猗人,山西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她从国家固废资源化与污染控制的环保需求出发,开展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并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2005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荣获第五届“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并获得“青年化学家”称号,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山西省优秀教师”、“三晋学者”、青海省首批“昆仑学者”。 前不久,本报对程芳琴进行了专访。 :程校长好,很荣幸有机会跟您交流。请问您对运城盐湖的整体发展有什么期待? 程芳琴:去年省里决定不再开发盐湖的矿产资源,那么之后的转型发展就非常重要了。 运城盐湖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湖,也是全世界开发最早的盐湖之一,它对于世界的盐湖文化和盐系列产品的开发具有奠基性意义。 在后工业时代,盐湖具有类似工业遗址公园的特征和作用,一系列新化工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技术改革和创新,可通过展示用于大学生实习实训和中小学科普教育,通过打造基地让更多的人知道盐文化带来的社会文明和进步,这是一个重要方向。 从民生角度来讲,盐化的近万名职工都是集智慧、勤劳于一身的,他们在针对资源的生产加工和开发利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盐湖也有割舍不掉的情怀。如果把几代盐湖人的奋斗史梳理成故事,成为文化传承的资料,再融入工业遗址公园,这样既能给游客带来文化和精神的享受,还能让大家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我们可以加大培训力度,让盐化人在旅游开发和生产转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把他们的力量和下一步发展结合起来,让他们从理念上转过来,从本领上也转过来。把盐湖打造成后工业时代的一个工业遗址公园,使其成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也可以成为中小学生的科普基地。 :您的建议实际上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发展文化旅游的蓝图。运城当前也提出了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好这个建设目标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程芳琴:运城盐湖很神奇,它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盐湖。原来,我们的盐湖旁有哑姑泉,喷出来的是淡水,旁边的南山也是郁郁葱葱。而其他地方的盐湖是戈壁滩,“一毛不长”。所以说,运城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一定基础,要划定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搜集资源,了解它和环境之间的关联度。现在,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存在了,但盐湖资源下一步如何开发利用一定要谨慎。忻州市云中河旅游度假区最大的特点是有温泉,未来如果要把盐湖卤水引到度假区,要注意这个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要选合适的材料,更要有合理的设计。 另外,盐湖还可以养殖卤水虫,这是生物技术开发方面的一个重要情形。我们原来也养过虾,肉厚体量大,是特产资源,具有培育、养殖价值。可以通过几个池子开发系列饮食文化产品,把它端到游客的餐桌上。事实上,这样本身也是对盐湖资源的一种保护,因为这一系列生物、植物共生共存,其实就是对于生态环境一个非常美好的守护。把科研成果转化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它一定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不多,在世界也不多。 运城现在交通特别方便,既有机场,又有高铁,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很多先天优势,它和生态环境之间是可以相互依存的,需要有一个世界的眼光。 :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依托的是您刚才说到的运城盐湖独特丰富的资源。去年的大雨让盐湖里面的水存量多了7500万立方米。从科学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里面的资源? 程芳琴:资源利用需要科学技术来支撑。盐湖进入后工业时代,对水的需求量小了,外水尽量不要与盐湖水混合,这就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合理配比,保护性地利用资源。也就是说,模式需要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