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炎 新秋已至,暑热未减。正午烈日下,位于新绛县泉掌镇的南张村蔬菜市场内依然车多人挤。一辆辆装满黄瓜、辣椒、苦瓜等新鲜蔬菜的运输车陆续从这里出发,运往陕西西安等地市场。 “与往年相比,今年市场管理更规范、交易更公平、环境更干净……”这是不少菜农和蔬菜经纪人的直观感受。 变化源自市场的“易主”。 今年5月,南张村蔬菜市场对外承包到期后,村“两委”及时将市场经营权收回,由村集体自主经营。同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市场交易制度,保障蔬菜品质和菜农利益。 “村里接管以后,各项管理服务都及时配置到位,实现了市场经营的无缝衔接,也让集体经济收入上了一个大台阶。”南张村村委会主任吴小红高兴地说,“原来市场对外承包,一年承包费是35万元。现在村里把市场收回来后,集体收入预计会翻番,增加到70万元。再加上我们在200亩机动地里新建的4个蔬菜大棚的收入,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00万元。” 南张村集体经济的“阔步迈进”,得益于盘活原有资源,实现提质增效。新绛县将这种模式命名为“三资”盘活提质经营增收模式。今年,像南张村一样,当地许多村聚焦这种模式,一方面通过“清化收”,将荒弃闲置的资产、资源,通过发包租赁、资源开发等方式进行有效盘活;另一方面,收回不规范、效益低的“三资”,通过市场化手段重新发包或者集体经营,实现提质提效。 “三资”盘活提质经营增收模式只是新绛县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一种模式。 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新绛县通过外鉴内学、座谈观摩、创新提炼,探索推广“三资”盘活提质经营、“村集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村企结对互利共赢、依托主导产业延链服务、乡村文旅节庆赋能6种增收模式,并因村制宜,坚持多渠道、可叠加推广实践。 土地是农村最大的资源和财富,如何激发土地“钱”力,产生更大效益? 阳王镇阎壁村的做法是“连片的托管,细碎的流转”,即连片的地,交由合作社托管;细碎的地,流转到村委会集中经营。在此基础上,用活“村集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增收模式,依托村集体居间服务优势,一手对接农机服务组织,一手对接农户,让“小农户”放心享受“大服务”,通过“耕、种、防、收”4个环节6个步骤的全过程托管,实现农户节本增收、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业增收、村集体服务增收“三方共赢”。 泽掌镇向家庄村也是该模式的生动实践者。该村在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不变的前提下对农户的4000多亩耕地实施全环节“保姆式”集中农业生产托管。 向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侯国强给算了一笔账:“村委会‘左手牵农机、右手牵农户’,全心做好对接服务。仅仅是小麦收割和玉米播种,按每亩地8元钱收取服务费,村集体每年就能收入3万多元钱。如果再把玉米收获、小麦播种、旋耕作业等全部服务费算进来,仅此一项村集体一年就能增收8万元……” 集体经济壮大提质,重在因村施策、因地制宜。 泽掌镇光村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以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福胜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澄泥砚”4个国字号招牌,加上村里拥有100余亩玫瑰园和600余亩菊花园,乡村文旅节庆赋能增收模式是推动其发展的“最佳路径”。 近年来,光村坚持“文化赋能、景村合一、主客共享”发展理念,成立了村级旅游公司,整合文旅资源,发展观光农业。同时,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多重提升。 为拓宽增收渠道,今年光村“两委”班子远赴山东学习取经后,投资80万元打造了一个4000多平方米的拱棚式连栋菊花观光园。该村计划今年“十一”期间,依托国保福胜寺、绛州澄泥砚文化园、菊花观光园等资源,举办系列文旅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