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义 张晓丽 3月6日下午3点,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麻啸涛和他的技术研发人员,在手机上打开钉钉软件,登录腾讯视频,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小军的学术团队,就双方合作的各个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远程交流。 省校合作搭鹊桥,“秦晋之好”续新篇。根据合作规划,从去年8月至今,大禹生物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每周六下午约两个小时的视频会议雷打不动,已成惯例。上次,也就是2月26日的会议,双方交流的主题是产酸植物乳杆菌的加强试验情况;这次,深度讨论了双方合作项目的进展、研究困难、是否偏离方向等内容。 坐落于芮城工业园的大禹生物,坐拥山西省首家饲用微生物院士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专业研发平台,专利墙上展示的诸多发明专利令人目不暇接;创建生物工程领域规模化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生产过程一键启动、在线监控、在线分析,实现全流程全自动控制……3个月前,也就是2021年12月28日的山西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大禹生物产业发展研究院作为“山西省校合作科研平台示范项目”受到隆重表彰。大禹生物,成为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营企业。 “‘十四五’时期甚至未来更久,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新支柱,其中生物产业位居前列。”大禹生物公司董事长闫和平说,“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实现技术突破,找准企业发展定位?我们的答案是:借助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促生长、提品质、代替抗生素为方向,致力于研发绿色、安全、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及饲料产品。” 去年8月,芮城县政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大禹生物签订政校企三方合作协议,成立“大禹生物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院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杨小军教授担任院长,协助引进人才,构建核心技术,助推基础研究产业化。 “我们采取项目制合作方式,企业向学校派发研发任务并提供经费,学校专攻技术难题。一方面,校方对企业技术进行性质鉴定和研究,比如产品的耐热耐温性的研究;另一方面,校方以现有技术与企业对接。” 麻啸涛介绍说,“公司之所以选择西北农林,缘于杨小军教授的学术实力。他主攻家禽营养研究,善于从不同的差别中找到联系,通过对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利用、排泄等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使营养在其生长过程中更好地串联起来。这正好与公司目前需要破解的技术难题相吻合。” 据了解,近半年来,大禹生物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开展了菌酶单品性能对比试验、饲用功能乳酸菌研究与开发、抗菌肽酵母活菌微胶囊开发等5个技术项目。其中,两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另外3项尚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这两项取得重大突破的技术,一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和手段,改造微生物菌种原有DNA基因序列,将大禹生物汉语拼音的首个大写字母嵌入其中,从而创造大禹生物专属的基因序列;二是通过蛋白质工程改变蛋白的四级结构,增加产品的耐温性、耐温性等应用性质。”麻啸涛介绍说,“技术攻关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基础研究、实验阶段,再到工艺摸索,然后才能批量生产。目前,这些已完成的技术研发项目,预计年底将实现产业化。这其中,基因工程序列技术将使相关产品质量指标提升30%,并进一步强化产品的唯一性,有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客户的满意度。”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自研究院成立至今,公司共接待西北农林专业人才的30余人次技术服务。最近的一批是2月7日至2月15日,由西北农林动科学院博士毕业生朱宇飞带队,针对产品结构、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技术以及市场人员等,对公司员工进行了全面培训。”麻啸涛说。 大禹生物校企合作的战略伙伴,不仅仅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大禹生物还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发展共同体”:与中国农业大学曹云鹤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徐坤教授合作,组成8位专业人员的技术团队,研究耐高温葡萄糖氧化酶;针对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每年开展为期3个月的就业实践实训,并吸引近50余名应届毕业生和研究生到公司就业;以大禹生物为主体,联合中国农大、西北农林、山西农大等高校开展省级重点研发项目攻关…… |